1、大豆2、蚕豆3、扁豆4、绿豆 5、鹰嘴豆6、刀豆7、豌豆8、豇豆 9、小豆(菜豆,四季豆)1、刚采摘了的野生菌 2、已清煮好或用开水烫过的野生菌 (1)半熟的野生菌,如未变色不可食用。
(2)如煮熟的野生菌存储不当发生腐败时,则不能食用,因会产生毒素,引起头晕、腹胀、腹痛、呕吐、腹泻和抽搐等现象。
另外,蛋白质已变性,不可食用。
3、食用不同野生菌引起的中毒征状 4、采摘野生菌时,尽量不要去采 1、看产地 2、看生长环境 3、看被污染程度 4、看种类 5、看季节 6、看储存方法 7、看颜色 8、看颜色 9、看状态特征 1、外形:菌盖随种类不同而不同,菌盖伞形、半球形、肾形、椭圆形等;还有的呈僧帽状、蕾帽状等(在菌盖顶部见到的橙色、棕黄色、红棕色等麻点及生长时间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种类的菌盖颜色。
)2、气味:有的有独特的香气,如鸡油菌(猴头菇)、松乳菌、牛肝菌等;有的无特殊气味,如鸡油菌等;毒菌有霉味,如毒蝇伞。
3、断面:切开的菌盖会汁液外溢,长时间会液化,俗称臭肉。
4、颜色:黄色、红棕色或者偏暗的木材色,表面有。
5、味道:干后梗中毒的菌盖有苦味,需要煮后浸水漂去苦味才可。
6、辨蛋清:把菌盖上的脏物清理后,有些看起来不是很脏,掺杂在一起,难以辨认的菌盖,可以拿去蒸或煮,把蛋清洗在上面,使其混浊,然后剥离,如果有肉眼可见的明显颗粒状物质流出,则为可食用菌盖,不用费心清洗就能完全食用。